首届“立桥杯” 搭建文学之桥 点燃青年创作星火

09-01,2025

2025年8月26日,由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主办、立桥人寿赞助的2025年第一届“立桥杯”征文比赛颁奖典礼于在香港珠海学院3号演讲厅圆满结束。该比赛旨在为全港中学生提供展现写作才华之平台,培养青年学子对中文写作之兴趣与能力,并对优秀作品予以嘉许,为青少年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助其追寻梦想。

“立桥”二字寓意深远,秉承桥梁的服务精神—立足于艰难险阻之处,为他人点亮希望之光,助其跨越困境,通往彼岸。本届比赛主题为《通往_____的桥》,鼓励青少年将内心情感与外界人事物连结,透过思考与探索,寻觅人生方向。

比赛反应热烈,共收到超过150份参赛作品,主题丰富多元,如〈通往文明的桥〉、〈通往回忆的桥〉、〈通往未来的桥〉等,质量上乘,佳作纷陈。参赛同学来自全港多所中学,包括世界龙冈学校刘皇发中学、中华基督教会冯梁结纪念中学、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啬色园主办可艺中学、天主教南华中学、孔教学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学、将军澳香岛中学、庇理罗士女子中学、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圣公会基孝中学、路德会吕祥光中学、金巴仑长老会耀道中学、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顺利天主教中学、香港教师会李兴贵中学、香港邓镜波书院及马鞍山圣若瑟中学等。

香港珠海学院署理校长张珍女士衷心感谢立桥人寿对活动的热心赞助,支持促进了创意与学术、校园与社会的紧密连结。同时,她感谢评审委员的专业担当,以及老师和家长的悉心栽培与默默守护。今日的舞台不仅属于得奖者,更属于每一位勇于提笔的学生,因为勇于表达便是跨出追梦的第一步。立桥人寿保险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李满能先生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支持此次“立桥杯”征文比赛,见证青年学子们的创意与才华绽放。他希望通过赞助此类文化和教育活动,激励更多年轻人勇于追梦,培养持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署理系主任冯锦荣教授鼓励同学继续保持对文字创作的热爱,并表示本校中文系的本科课程 (中文文艺创作 (荣誉) 文学士学位课程)  和硕士课程 (文化创意与中文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将助力大家在文学道路上的未来发展。

张珍署理校长向立桥人寿保险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李满能先生赠送纪念品,以表谢意。

本次比赛评审团阵容鼎盛,包括多位文学界权威: 周蜜蜜 (作家、编剧,香港女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何佳霖 (诗人、作家,香港女作家协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梅真 (作家、华语乐坛填词人,生态文学批评家,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副教授,香港作家联会会员,香港女作家协会副主席)、 杨明 (台湾作家,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副教授)、 俞松青 (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讲师,香港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博士)。

评审团专家及嘉宾亦分享了各自的创作经验,并肯定同学们的优秀表现。周蜜蜜主席代表评审专家,向获奖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她感慨地说:“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仿佛看见了一片璀璨的星空。你们用文字编织的每个篇章、每段感悟,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何佳霖会长提出创作的四重境界:首先,生活体验是创作者与世界的直接接触,需保持孩童般的感官,让每个感官都向世界敞开;其次,情感体验是将生活素材转化为个人独特印记的关键过程,需要勇于深入记忆的角落,触碰那些流血的伤口;最后,技巧训练必不可少,最终达到“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

梅真副教授分享了她写作第一首歌的经验,她说要将平日的喜怒哀乐储存在记忆银行中,待写作时提取,这样的感受会因沈淀而更加深刻。台湾作家、香港珠海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杨明老师也表示,写作是陪伴自己成长、审视内心的绝佳途径,并祝贺同学们已具备这项能力。

在互动环节中,多位参赛者分享了作品创作的灵感,并就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向评审老师提问。针对同学们关于创作经验的提问,杨明副教授建议大家随手记录想法,这些笔记将成为未来写作的重要素材。她强调,“多读多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经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写作方法。

俞松青博士则表示,今年参赛作品整体水平令人惊喜,题材丰富且构思精妙。与常规限时考试不同,本次征文比赛给予选手充分的创作时间,使他们能反复推敲作品,用语和措辞均超出评审的预期。

第一届是开端,亦是约定。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重视文艺创作,持续开拓写作与人文实践的平台,推动中文学术与创作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青少年能够因写作而看见世界,亦让世界因他们的文字而更见光亮。

 一等奖得主将军澳香岛中学傅敏之同学。 (香岛中学代表代领)

 二等奖得主啬色园主办可艺中学赵芷颖同学。

 二等奖得主啬色园主办可艺中学黎紫茵同学。

 三等奖得主将军澳香岛中学洪泽凯同学。(香岛中学代表代领)

专题专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Hong Kong Chu Hai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香港新界屯门青山公路青山湾段80号 |电话: (852) 2972 7200 |传真: (852) 2972 7367 |邮箱: info@chuhai.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