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至30日,由香港厦门联谊总会慈善公益基金会赞助、香港珠海学院主办的“闽粤遗韵·珠海同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之旅圆满举行。此行目的地为中国历史悠久、位处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和厦门。
在文学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冯锦荣教授、理工学院院长朱海山教授、建筑系讲座教授龙炳颐教授、建筑系吴鼎航博士及梁智勇博士共同带领下,17名修读中文、建筑华南文化、国学、文化遗产及建筑学专业的本科及硕士学生,深入探寻闽南建筑瑰宝与非遗文化精髓。香港厦门联谊总会理事长李毅立先生更以在地视角,为学子们生动讲解泉州和厦门历史、生活文化与发展变迁,提升他们对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在泉州,师生先后参观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清净寺及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筑与宗教文化专家龙炳仪教授,凭借其对泉州开元寺及景教历史的深厚造诣,从学术与民间双重视角,多维度解读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意义。冯锦荣教授则详尽讲解了清净寺与伊斯兰教在泉州的发展轨迹,并延伸至近代天文学与气象学的演进,极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署理校长张珍女士及发展总监谢易霖先生随行支持,给予学生宝贵的鼓励与指导。
建筑系讲座教授龙炳仪教授向学生介绍开元寺中的基督教元素。
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冯锦荣教授向学生介绍泉州清净寺与伊斯兰教的历史。
转赴厦门,团队到访鼓浪屿领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南普陀寺感受深厚的闽南佛教文化底蕴;并登临海上明珠观光塔,俯瞰厦门城海交融的美丽全景。在华侨大学,陈志宏教授带领师生参观古建筑工匠展览厅,了解传统建筑工艺的精髓,并与该校建筑系师生交流,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随后厦门大学之行,王量量教授通过专题讲座,展示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未来建筑设计与文化融合的深入思考。
同学分享旅程见闻与感悟。
行程尾声举行的专题分享会上,同学踊跃分享见闻与感悟,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展开热烈讨论。龙炳颐教授、冯锦荣教授及李毅立先生高度赞赏学生的洞察力,并鼓励他们持续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先生特别展望未来闽港两地的文化交流,期待更多青年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参与活动的建筑学本科生郭同学表示:“此行不仅增长见识,更提高了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鼓励我们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创造更有温度与意义的作品。”
香港珠海学院衷心感谢香港厦门联谊总会慈善公益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为学子提供难得的实地考察机会。本次旅程不仅是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学术与心灵的深刻洗礼。